春节期间,长寿港11家港口企业做好“就地过年”相关工作,确保生产现场不停工不停产,港区作业运转有序,港口进出船舶、货车往来不断,货物吞吐量55.14万吨,同比增长52.8%,达到阶段性新高。
春节期间不停工,业务繁忙。从大年三十开始,日均约19艘船舶进入长寿港区,大部分为5000吨级。其中进入长寿港区作业的船舶达91艘,待抛锚卸货的船舶达43艘。
货物中普货量占比较高,达到53.67万吨,占春节期间货物总量97.3%。普货主要为矿石、煤炭、钢材等货源,通过长寿港中转,以船舶、管道、货车运输等方式发往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重庆各区县等客户终端地。
为保证客户货源能顺利到达,11家港口企业抢抓春节机遇,在大年三十作短暂休息后,初一陆续复工。各企业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,职工“三班倒”的工作机制,争分夺秒抓生产,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临港经济发展助推长寿港区建设。作为重庆港8个重点港口之一的长寿港,可利用港口岸线11.9公里,已建成1000~5000吨级生产性泊位22个,设计年通过能力1985万吨,2020年港口吞吐量基本达到设计能力。
近年来,长寿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”重要指示要求,将临港经济发展定位于服务全区产业发展、服务重庆主城发展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,辐射西南,建设“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港区,长江上游生态港口升级改造示范港区、多式联运港口升级示范港区、重庆主城区产业功能转移的重要承接地”。
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发展,花大力气编制长寿港未来规划。根据规划,长寿区下一步将对现有南北两岸码头进行整合提升,推进保税仓储物流区、功能升级拓展区、大宗物资物流区及化学品分拨中心“三区一中心”建设,推进铁路进港,形成“一客六货”港口布局,南岸码头将主要以散货经营为主,北岸码头将主要以危险化学品经营为主。至2035年,长寿港泊位将由现状的22个增加到46个,使用岸线将进一步缩减,由现状的11.9公里减小到7.9公里,年通过能力跃升至5870万吨。(长寿区港航事务所)